創作沒靈感怎麼辦?四個步驟開始你的創作🤯


哈囉!Reader

「想做個什麼作品,卻不知道要做什麼」是很多新手創作者容易產生的問題。
我們某些時候常常會突然產生很濃厚的創作欲(可能是看到很美的作品、看了一場電影,或體驗到大自然美景等等⋯🌄)

但那些刺激我們創作慾的事物,如果要轉換成3D創作的話,往往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,很難去復刻出來。
因此,我們的創作欲往往停留在當下,沒有真正的轉化為創作。
那麼,要怎麼利用這股衝勁,務實的創作呢?創作有一套公式可以照著執行嗎?

我認為,任何事情的剛開始,都可以有一套系統化的作法,等到掌握了一套系統框架之後,再去拆解重組,這是我很推崇的一種學習方式。🎯

創作也是一樣,如果你有一套創作的框架,我相信可以幫助你心裡醞釀出更多可行的創作想法。
當然,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創作方式,今天我來拋磚引玉,把自己創作的想法整理起來,分享給大家!

我的創作框架是:

發想主題>關鍵字聯想>構圖組合>創意重組

Step1.發想主題🌟

首先是發想主題,最簡單的方式,可以從你身邊的事物來著手。比如說你身邊的吉他、小孩的玩具、手上的可樂、電影裡的一個小東西等等⋯,用簡單的一個點狀的事物,只要是你有感、有些體會的都可以,這會對下一個步驟起到正面的作用。

Step2.關鍵詞聯想💬

想好主題後。你可以藉由這個主題,開始聯想出其它的元素,它可以是具體物件的聯想、直覺的聯想、形容詞或色彩、形狀等。比如發想主題是玩具,透過這個關鍵字可以聯想到甚麼呢?可能是小孩、車車、彩虹、可愛、電池、毛絨絨⋯再從這些關鍵字裡面,挑出相關的關鍵字進行下一步,進行構圖的組合。

Step3.構圖組合🍱

這個步驟以上一步聯想出來的元素為基準,挑選一個元素作為畫面的主題(因為有時候聯想出來的詞會讓你更有感覺、更想創作,所以換主題也沒關係)主題選好,就好像確定了主角以後,在挑選跟主角搭配的附屬元素,要注意的是,搭配的元素是用來搭配的,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想法,鋒頭盡量不要搶過主角,意思是說,配菜是用來襯托主菜的,假如你的主角是排骨,就不要搭配雞腿啦!(餓了)

挑選好之後,再以這些元素,到網路上搜尋圖片資料,找一些氛圍、調性類似的作品或圖片,試著把你的元素套進去,這個階段可以用粗略的手繪,也可以用ai來輔助設計。

步驟4.創意重組🌌

最後,前面的步驟想出來的東西如果覺得中規中矩,不夠有創意的話,你可以加入一些創意的重組,這邊其實用到的是各種置換的概念,不過我覺得插畫家KIMU所提供的重組方式就很不錯,經本人同意分享給大家喔😄︰
👉 我不知道要畫什麼,只能完全照參考圖怎麼辦?

最後,我還是要說,框架能夠幫助我們降低入手的門檻,但它只是一時的,就好像做3D創作一樣,一開始都會盡量照著流程步驟走,來建立一套完整的思路。然而到後期,技術框架成熟以後,還是可以隨意的變換、搭配、重組喔!

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,不曉得你有自己的創作習慣嗎?你的靈感泉源是什麼呢?
歡迎回信跟我分享喔😊

最後的最後

我的《新手也能做到的Blender精美角色創作課》目前3.3折超早鳥預售中,時間只到8/13(日),正式倒數一週囉!

Count down to 2023-08-13T04:59:00.000Z

誠實跟大家說,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做線上課程,關於課程的內容與呈現,我也是一步一步戰戰兢兢的走著,我不敢說我一定是做得最優秀,但我很用心地想讓每個學員都能得到一個不一樣的課程內容!
所以我真的很感謝,在我第一次出課、甚至課程還在製作的時候,就選擇相信我、支持我的第一批學員。

這些人將享有這門課最優惠的價格,且未來不會有任何活動,低於這個價格囉!
8/13(日)以後,直到課程上架前,將開始分階段漲價。

如果你對創作角色有興趣,想要系統化的學習的話,千萬不要錯過這次的機會!
👉 https://course.zack3d.art/courses/noviceclass

那我們下封信再見囉!

查克

Hi!我是查克

這裡是我曾經寄送的電子報,相信內容會對你有幫助喔! 如果你希望每週能收到有關於3D創作的實用內容, 歡迎填寫EMAIL訂閱我的電子報喔!

Read more from Hi!我是查克

哈囉!Reader 在我頻道的第一部Youtube影片中,我講解了角色打光的一些基本觀念,包含燈光的種類、參數跟布光方法等(如果沒有看過的,可以點連結看看喔!)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簡單,可以讓燈光顏色更自然的實用節點—黑體節點(Blackbody Node) ▋ 什麼是黑體? 你可能看過直播或影片製作時,會使用一種可調色溫的補光燈。黑體節點就是讓我們在 Blender 中的燈光顏色可以像這種補光燈一樣,透過調整色溫的方式來進行調節。 黑體的原始定義是:當黑體被加熱升溫時,會輻射出不同顏色的光,從深紅、橘黃到白色、藍色,隨著溫度提升,光的顏色也會改變(可能和我們直覺的想法有點相反,可以把它想像成加熱的金屬棒,溫度越高,顏色會從紅色漸漸轉變為藍色)具體的數值和顏色對應,你可以參考下方的範例圖片。 黑體節點的效果 在Blender中,雖然燈光的顏色預設是可以隨意調整的,但如果今天要製作比較寫實、符合真實世界規律的燈光顏色的話,則需要遵循一定的色溫範圍。黑體節點可以讓我們很輕鬆的找到符合自然界的真實燈光效果,讓整個畫面更加自然(如果是霓虹燈或特殊顏色效果的燈光,則不受此限) ▋...

嗨,Reader 開始分享Blender教學以來,我發現很多同學對於UV、材質、點上色等等概念還是很模糊。就算跟著教學做,還是覺得一知半解。這封信希望幫助你一次性理清Blender中最常用的模型上色方法,希望對你有幫助喔! ▋ 一切的開始,賦予材質(Material) 任何模型在剛創建的時候,都是沒有顏色的。如果你要給模型上色(包括貼圖)的話,原理上其實是把顏色資訊指定給材質;再把材質指定給模型。所以,任何上色操作以前,都先要給模型賦予一個材質,方便後續的操作。 圖像→材質→模型 ▋ 賦予材質顏色(貼圖、上色) 有了材質後,就可以來討論要如何將模型透過材質來上色。 一個預設的原理化BSDF材質,可以調整基礎色來直接設置單一顏色,但如果我們不要單色,而是比較複雜的紋路、圖騰、圖案等,則會根據不同的情況,選擇不同的上色方法,我認為最常用的種類型分為以下兩種。 來源為圖像:將圖片“貼”到模型上 來源為點著色:直接在模型上“畫” 根據不同圖像來源分類 ▋ 來源為圖像:...

哈囉!Reader 每個禮拜我都會寫一些跟CG創作有關的小觀念,在Email內跟你們分享。而其中很多內容其實都來自於我的線上課程的學員,或是一些來詢問問題的網友,最近我遇到一個連續被問到的類似的問題,跟建立建模的思路有關,跟你分享🙂 3D新手很容易有個疑問,就是會不知道怎樣去區分什麼種類的模型,適合用怎樣的製作方式?要討論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需要先簡單的說明一下,Blender有哪些常見的建模方式: 多邊形建模(Poly Modeling) - 由一個初始模型,透過編輯模型的點、線、面,去拓展、構建出所需的造型。 雕刻建模(Sculpt)- 在一個網格基底上,透過推拉、變形、雕塑的方式來捏出複雜的造型。 曲線建模(Curve Modeling) - 利用曲線物體建構出一些流線型或管狀物件。 其它- 融球、修改器、粒子等… 其中,比較容易混淆的,是多邊形建模跟雕刻建模這兩種類型。什麼時候用多邊形?什麼時候用雕刻?下面就透過幾張圖,試著幫助你釐清一下建模的思路,讓你可以找到當下最適合的建模方法😎 舉以下兩張圖片為例,多邊形或雕刻兩種方法來選的話,你各自會選用哪個方式來製作呢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