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幅提升創作美感的練習!🧑‍🎨


哈囉,Reader

你有嘗試過用Blender做3D速寫嗎?想到速寫,我們常常想到的都是2D的紙筆速寫,但其實3D也可以速寫喔!

以前上班時,我就曾利用幾個中午休息的30分鐘左右,做這種速寫練習。

練習3D速寫,能夠訓練我們快速捕捉物體形體的能力,也能快速的提升軟體的操作熟練度提升作品量,是一種投報率很高的練習方式。那麼,新手要如何開始做這種速寫練習呢?

首先,我們要先知道,速寫其實主要是在短時間內,訓練對物體的結構觀察、外型解析以及美感的臨摹,是比較偏美感層面的一種練習。但因為我們做的是3D速寫,因此在Blender中,還是有一些必要的技術面要先理解。

需掌握的知識點:

1. 雕刻模式

雕刻模式是Blener中的一種網格編輯的方式,塑形的過程就像泥塑一樣,用手繪筆(或滑鼠)自由地在3D空間中型塑模型。一般我們會在物體模式下,用預設的形體先構建出大型,再按Tab進入雕刻模式,啟動這個塑形的過程,以下介紹的所有功能,也都是在雕刻模式下的功能喔!

2. 筆刷

在雕刻模式中,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各類雕刻筆刷。以顏色區分,筆刷可分為四大類別:加減類、變形類、平滑類、與其它類

顏色的區分是讓我們可以比較快的找到所需工具的一種介面設計,每個筆刷的功能,建議大家可以直接自己去試試就知道了!其中初期較為常用的筆刷,列出供大家參考:

除了筆刷的選擇外,筆刷的基礎操作也列出如下:

快捷鍵 F :調節筆刷尺寸
Shift+F:調節筆刷強度
繪製時按著Ctrl:負向雕刻
繪製時按著Shift:抹平(切換到平滑筆刷)

3. 鏡像:

大自然中有許多造型是對稱的,因此雕刻的時候大多會需要開啟鏡像來雕刻,也是必備的操作之一,鏡像的按鈕在3D視圖的右上方,選擇正確的軸向開啟即可。

4. 重構網格:

在速寫練習中,為了避免雕刻時網格不佳干擾塑型,會不斷的使用重構網格的功能,來保持佈線均勻。要注意的是,雕刻越初期,重構網格的解析度一般會設的較低,以方便我們從整體的形體出發,不過早的進入細節;到了雕刻後期,才會慢慢提升解析度,讓模型有更多面數雕刻相應的細部結構。具體操作方式如下:

R+滑鼠拖拉:設定網格大小
Ctrl+R:執行重構網格

練習3D速寫須注意的事情:

1. 盡量還原參考圖

首先我們要理解,速寫是一種練習。速寫的目的,是提升我們理解形體結構的能力,並且能快速做出與參考資料相近的模型作品。如果要有效的練習,可以每一次都嘗試盡可能還原參考資料的形體,不要加入太多自己的想法。如此一來,才能真正提升觀察力與形體理解的能力

2. 從型體開始

如果要畫一張臉,你會先畫一個圓,對吧?3D速寫的時候,我們也會從形體結構的搭建開始做起。在雕刻初期,盡可能將重購網格的面數控制的少一些,讓網格一點,能幫助我們在初期雕刻時,將注意力擺放在模型結構的準確性上。待模型形體盡可能準確後,再逐漸增加面數,與更多細節。

3. 抓大放小

最後,因為速寫的時間是有限的,我們不可能把模型每個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。因此,當我們在做速寫練習時,要客觀地去判斷參考圖中,呈現畫面最靈魂、核心的部位,分配更多時間雕刻此區的細節。以下圖為例,大型搭建完後,我將剩下的時間多用於臉部的雕刻,其它部位就用一些結構草草帶過,這樣就能有效的呈現出參考圖所呈現的性格與美感。

雖然在信件中,無法將流程說明的很清楚,但還是希望這封信能帶給你一點靈感和動力,去嘗試看看3D速寫。相信不論你是新手、或是有經驗的創作者,都能享受在這種練習的樂趣當中喔!😊

也想問問你,不曉得會不會希望我製作相關的影片教學呢?
如果還有其它任何問題,或者想要分享你的作品的話,也都歡迎回信與我分享喔!

那我們就下封信再見囉!

查克

Hi!我是查克

這裡是我曾經寄送的電子報,相信內容會對你有幫助喔! 如果你希望每週能收到有關於3D創作的實用內容, 歡迎填寫EMAIL訂閱我的電子報喔!

Read more from Hi!我是查克

哈囉!Reader 在我頻道的第一部Youtube影片中,我講解了角色打光的一些基本觀念,包含燈光的種類、參數跟布光方法等(如果沒有看過的,可以點連結看看喔!)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簡單,可以讓燈光顏色更自然的實用節點—黑體節點(Blackbody Node) ▋ 什麼是黑體? 你可能看過直播或影片製作時,會使用一種可調色溫的補光燈。黑體節點就是讓我們在 Blender 中的燈光顏色可以像這種補光燈一樣,透過調整色溫的方式來進行調節。 黑體的原始定義是:當黑體被加熱升溫時,會輻射出不同顏色的光,從深紅、橘黃到白色、藍色,隨著溫度提升,光的顏色也會改變(可能和我們直覺的想法有點相反,可以把它想像成加熱的金屬棒,溫度越高,顏色會從紅色漸漸轉變為藍色)具體的數值和顏色對應,你可以參考下方的範例圖片。 黑體節點的效果 在Blender中,雖然燈光的顏色預設是可以隨意調整的,但如果今天要製作比較寫實、符合真實世界規律的燈光顏色的話,則需要遵循一定的色溫範圍。黑體節點可以讓我們很輕鬆的找到符合自然界的真實燈光效果,讓整個畫面更加自然(如果是霓虹燈或特殊顏色效果的燈光,則不受此限) ▋...

嗨,Reader 開始分享Blender教學以來,我發現很多同學對於UV、材質、點上色等等概念還是很模糊。就算跟著教學做,還是覺得一知半解。這封信希望幫助你一次性理清Blender中最常用的模型上色方法,希望對你有幫助喔! ▋ 一切的開始,賦予材質(Material) 任何模型在剛創建的時候,都是沒有顏色的。如果你要給模型上色(包括貼圖)的話,原理上其實是把顏色資訊指定給材質;再把材質指定給模型。所以,任何上色操作以前,都先要給模型賦予一個材質,方便後續的操作。 圖像→材質→模型 ▋ 賦予材質顏色(貼圖、上色) 有了材質後,就可以來討論要如何將模型透過材質來上色。 一個預設的原理化BSDF材質,可以調整基礎色來直接設置單一顏色,但如果我們不要單色,而是比較複雜的紋路、圖騰、圖案等,則會根據不同的情況,選擇不同的上色方法,我認為最常用的種類型分為以下兩種。 來源為圖像:將圖片“貼”到模型上 來源為點著色:直接在模型上“畫” 根據不同圖像來源分類 ▋ 來源為圖像:...

哈囉!Reader 每個禮拜我都會寫一些跟CG創作有關的小觀念,在Email內跟你們分享。而其中很多內容其實都來自於我的線上課程的學員,或是一些來詢問問題的網友,最近我遇到一個連續被問到的類似的問題,跟建立建模的思路有關,跟你分享🙂 3D新手很容易有個疑問,就是會不知道怎樣去區分什麼種類的模型,適合用怎樣的製作方式?要討論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需要先簡單的說明一下,Blender有哪些常見的建模方式: 多邊形建模(Poly Modeling) - 由一個初始模型,透過編輯模型的點、線、面,去拓展、構建出所需的造型。 雕刻建模(Sculpt)- 在一個網格基底上,透過推拉、變形、雕塑的方式來捏出複雜的造型。 曲線建模(Curve Modeling) - 利用曲線物體建構出一些流線型或管狀物件。 其它- 融球、修改器、粒子等… 其中,比較容易混淆的,是多邊形建模跟雕刻建模這兩種類型。什麼時候用多邊形?什麼時候用雕刻?下面就透過幾張圖,試著幫助你釐清一下建模的思路,讓你可以找到當下最適合的建模方法😎 舉以下兩張圖片為例,多邊形或雕刻兩種方法來選的話,你各自會選用哪個方式來製作呢?...